甲基吡咯烷酮中毒的調查
發布時間:2017-10-10 15:49:38
2009年11月2日, 深圳市某電子廠發生一起多人出現中毒癥狀,通過現場流行病學調查、實驗室GC/MS檢測分析及病人發病狀況綜合分析,確定為N-甲基吡咯烷酮中毒,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: 1 事故發生情況 2009年10月29日該廠B棟四樓涂膜車間涂膜機抽風設施(N-MP回收裝置)發生故障,導致車間內的N-MP濃度不斷升高,工人在加工時能聞到較強的刺鼻氣味,但未引起重視。11月2日始多名工人先后出現頭痛頭暈,乏力,惡心嘔吐,食欲減退,上腹部疼痛等癥狀,2日下午陸續送往當地人民醫院治療,至11月6日已發病17例。 2 臨床資料 17名患者主要的臨床癥狀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并伴進食后明顯,惡心、嘔吐,頭暈、頭痛,呼吸道刺激癥狀,咳嗽、咳痰,胸悶,一例出現呼吸困難、心悸;體征表現為精神萎靡,皮膚鞏膜無黃染,呼吸音稍粗,上腹部壓痛、無反跳痛,此外有2人體溫升高(**高38.4℃)。 實驗室檢查有血、尿常規、肝功、腎功、心肌酶、淀粉酶、凝血時間、血糖、電解質、血脂等,17名患者絕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血清ALT升高(66~238 U/L)、AST為262~635 U/L,有一例血糖稍高,其余均未見異常。其他特殊檢查有B超(肝、膽、脾、雙腎)、胃鏡、心電圖及胸部X線攝片,除2名有膽結石外B超均未見異常,胃鏡檢查異常5人,均為淺表性胃炎;心電圖有2人有ST段改變,胸部X線攝片均未見明顯異常。采取補充液體電解質和能量、促進代謝、營養心肌、保護胃粘膜及護肝等對癥治療措施后,平均15天治愈出院。